麻城市人民法院欢迎您!
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点搜索

当前位置: 首页> 法院文化 > 文化阵地

舌尖上的审判

发布时间:2012-08-31 09:36 来源:麻城市人民法院调研科 阅读:955

 

最近中央台热播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风靡全国,在友人一再的推介下,我不以为然地点开视频看了一下,谁知就一发不可收拾,一气看完了全集,还意犹未尽,觉得编者确实独辟蹊径,从不同的视角给人以全新的感受,深深地体会到一饭一粥之不易。由此,我联想到我所从事的审判事业,感觉有些类似,于是,欣然提笔写下这篇舌尖上的审判。

我所说的舌尖上的审判,一则认为我们的审判也像种种美味大餐一样,食客们期待的是美味上桌后舌尖所能品咂出的可口爽快,却很少有人想到美味背后的艰辛。当事人的纷争一旦诉诸法律,立刻寄予偌大的希望,期待能如愿以偿。审判人员怀揣着压力,尽显所能,力求公平。艰辛的劳作,终于将审判“大餐”---裁判文书上桌,当事人最关注的是最后的味觉,即“判决如下以后的句子,如果判如所愿,便觉美味无穷,否则,就会顿生厌食之气,审判人员“做菜”的艰辛则全然不顾。殊不知,人之味觉和视觉不同,品出来的味道自然有所不同,不同的民族,有不同的风味,藏族人喜欢酥油茶,汉族人则感到此茶很难下咽,我们的法官厨师只要做到因地制宜,结合实际,能动司法,才能达到视觉和味觉,感想和现实的统一。

二则认为我们的审判时时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,随时准备着要接受人大的监督、政协的监督、舆论的监督和群众的监督。美味上桌后,食客们品尝一番后,有的人感觉满意则不发一言,不满意的则要说出个一二三,但最终不会真的怎样去计较,一餐饭而已。而审判则不同,它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,如果裁判文书未得到认可,当事人会继续寻求其他的途径救济,选择上诉的还是较理智的,有的直接联系媒体,在这个通讯极为发达,媒体极为丰富的时代,各个层次、各种职业的人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进来,对这道“裁判”美味进行品咂琢磨,然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尝后感,或许是脱离法律,偏离事实,或许是赞不绝口,而审判人员则忐忑地等待着……

如今,社会在进步,经济在飞快地发展,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中,人们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,麻木了心灵,丢失了你内心最深处的感动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就是要探讨当今社会人类要如何回报大自然的馈赠,回报社会,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你身边的人和事,多多体味别人的艰辛和不易,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。审判应如是。